铁岭精神心理

社交恐惧症的治疗重塑正确的认知

2022-04-16 21:44:35 来源:铁岭精神心理 咨询医生

社交恐惧症的治疗 重塑正确的认知 摘要:如果我们想要从这种负面情绪中跳出来,那么多去认识生活中美好的人与美好的事很多人,多与积极向上的人在一起,我们的恐惧心理就会逐步消除。 有些人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害怕社交,其实害怕社交的人源于内在心理在起作用: 1、孤僻自傲:不喜社交 影响社交恐惧症首要因素可能跟自身性格有关,有些人可能出身环境就比较孤僻,所以导致不喜社交。有一个学员曾跟我讲述自己小时候被关在楼上,因为爸爸妈妈要上班,自己的就只好窝在家里,也没有人陪她玩,陪伴她的只有玩具。这样她慢慢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,在成人后,她也不喜欢社交,总是觉得一个人清净挺好。这种是典型属于环境影响的孤僻心理。 另一方面还有些人有自傲的心理,他们是属于不屑于与他人社交,他们比较高估自己,又有自己所喜欢的事情,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感受不到社交的快乐,也逐步拒绝社交。 2、恐惧心理:脑补过多不良画面 其二害怕社交的人,还有一种心理源于内在恐惧。他们在社交的时候,会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害怕和拘束,很多时候会语无伦次,手足无措。这种心理是源于社交的时候脑补过多不好的画面,对他人有过多联想。 这种恐惧心理大都来自我们大脑的杏仁核,有可能是曾经遇到过多的恐吓情绪,比如我们从小听过的关于大灰狼的故事,外面坏人很多啊,一旦涉及这方面的情绪较多,那么对于这些人来说,都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,以致于社交就自然而然会有很多不安全因素考虑在内了。 如果我们想要从这种负面情绪中跳出来,那么多去认识生活中美好的人与美好的事很多人,多与积极向上的人在一起,我们的恐惧心理就会逐步消除。 3、自卑心理:看不到自己价值 还有一种不喜欢社交是内在的自卑。自卑心理则是源于在人际关系中感受到自我失败的体验多,感觉到自己一无是处。对自己缺乏信心,所以会缺乏社交的勇气。清是上大大学后,发现大学佼佼者甚多,导致自己在他人面前非常自卑,她忽然发现自己在社交方面很无助,被他人的气焰给压下去了。 自卑心理是影响社交正常交往的一个很重要因素。有自卑的人由于过多与他人比较,所以越发的看不起自己。对于自卑心理的社交恐惧,我们更多需要是发自内心去看待自己的价值,尤其是不需要用完美主义来看待自己,要知道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,每个人都有自己价值,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,向他人学习,更平和塑造与发现自己优势,我们会感受到社交带给自己的成长。有社交恐惧的朋友,他的内心都有一个完美、理想的“我”,这个“我”用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,总想把一个优秀的、全能的自己展现在人前,因此当社交活动中出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,一种强烈的自我否定、自我贬低就会油然而生。正是对于人的自尊、完美自我的过度追求,才导致了一种反向作用,即对自己产生一种过度的压抑和否定。 4、害羞心理:缺乏社交技巧 害羞心理则是源于不懂得社交的技巧是什么,总会感觉到惊慌失措,什么是害羞心理了,就是不知道如何与人打招呼,不知道如何跟他人深度的交流,这种社交心理源于社交次数少。这些技巧的缺乏让他们面对人群会显得较为紧张,但是一旦社交次数较多,这种害羞心理就会逐步得到改正。 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曾经讲述自己小时候很害羞,见到人就脸红,后来母亲带他多去参加社交场合,慢慢胆子就变大了,对于各种场所不再有畏惧心理,也就自然而然学会表达自己了。 5、猜忌心理:认为人际关系尔虞我诈 还有一部分人害怕社交其实源于对社交的猜忌与敌视。可能这源于他们被错误的观念引导,他们认为人际关系是一种尔虞我诈,总担心别人算计自己,为了担心害怕上当,所以就不愿意和他人交往。 但是却忘记人际关系其实是源于双方的互动,你越爱猜忌,越敌视,反而越引起他人的同样情绪反应,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镜子效应。我们只有迈出主动相信的一步,才能更好建立人际关系循环。 这几种心理是社交恐惧的最常见心理,其实对于这些情况,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社交是人类活动正常需要,有良好社交的人(不是过度社交),据心理学发现,他们的幸福感程度也会过强。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来自互动与交流,他们也是自我信心塑造的关键。 为了摆脱社交中这种不自在、不舒服、恐惧的感觉,我们通常有两种应对方式: 一是回避。 能躲就躲,能不说话就保持沉默,尴尬了就不停看手机,还给自己找了一个合理的理由——“我性格内向”。但最终你会发现,越是回避社交,越会强化你的恐惧。 二是强迫。 在不得已的时候,强迫自己社交,硬逼自己“谈笑风生",紧张到浑身冒汗不说,还常常陷入尬聊,给自己贴上标签——“我不擅社交”。最后感受到一次比一次强烈的挫败感,再次躲起来。 很多时候,你以为只要避开社交,躲进自己的舒适圈就好了,或者以为强迫自己融入,次数多了自然变得擅长。 但你没有意识到的是,这样的处理方式,正在让你陷入“社交恐惧——回避——强迫尬聊——受挫——彻底恐惧社交——否定自我”的恶性循环当中,你无法自如地和别人交往,自信心备受打击,甚至人生际遇也悄悄发生改变。 在领导面前全身不自在,诚惶诚恐,没办法自信地汇报成绩,看着实力不如自己的人反而得到更多的认可。别人在台前风光无限,你却只能躲在幕后任劳任怨。 在客户或者合作伙伴面前,感到局促不安,心里发虚,不知道该聊些什么。别人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前景,你却停在原地。自己有好感的异性,不敢主动接近,越想靠近越回避,别说让对方喜欢自己,甚至连朋友都算不上。把一段本该美好的感情埋在心里烂掉,留下很多遗憾。 人群中没有存在感,经常被忽视,很难融入一个圈子。也不敢为自己争取,不会展示自己,尤其在很厉害的人面前。因此错失了结识优秀的人的机会,错过很多优质的人脉。 同时,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发现,长期躲避社交,还会改变大脑分泌的神经化学物质,让性格变得更加敏感、胆小,更容易表现出易怒、压抑、注意力散漫等状态。社交恐惧的人,在生活中更少体验到快乐,更多地体验挫败感,甚至衍生出抑郁、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。 他吃惊地发现,社交恐惧、社交焦虑、害羞、内向的人,其实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想法,是非常优秀和有趣的人,只是自己不懂挖掘。 针对某些特定情景、特定人群的恐惧,可能没有办法一下子做到允许,那么我们可以采取逐步适应,逐步接触的方式来练习。例如我们害怕演讲,那么可以安排计划做好充足准备,抓住每一次机会,练习当众发言。当然,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一点,这么做并不是为了消除恐惧和焦虑的情绪,而是学会带着恐惧情绪去演讲,恰恰是去体验即便有焦虑恐惧,我也可以把话说下去的行为过程。 当我们做好准备,要在社交场合暴露自己的时候,要记住,这样的练习不是一两次就可以让你走出恐惧,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坚持和适应。而且我们在练习的过程中,要警惕一些巧妙的回避行为,如刻意分散自己的注意力、喝酒、身边带着其他人、或者坐在一个安全的位置上等等。一旦我们能够忍受恐惧的情境,恐惧就会逐渐减弱,在坚持足够长的时间后,我们就能逐步走出社交恐惧的阴影。在经过系统训练之后,他们同样可以自信地讲话,可以在交往中感到舒服自在,善于用独特的沟通方式,在人际中游刃有余,甚至做到比外向者更优秀。 人总是活在关系中,需要与人连接,需要被关系滋养。社交恐惧并不是天生的,也不是个性使然,你只是缺少正确的方法得到改变,那么好的你,本应该值得更好的生活,别再让社交恐惧成为你人生的绊脚石。
TAG: